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磨刀不误砍柴工 让预习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助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 让预习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助力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江端丹

     

    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简短一句古语早已经阐明了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一个步骤,也是学生独立学生的表现,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正确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激活课堂做好准备。下文笔者就以小学语文为例,探讨预习相关策略。

    关键词:预习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前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指大脑),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同时,预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产生困惑,这种困惑如若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和注意力将会更为集中,目的在于困惑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所以,预习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非常有价值。我们在追求高效课堂的同时,也应该勿忘预习。“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此理。 

    1.兴趣指引,提高认识 
      兴趣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动力。要想指导学生有效预习,首先也需要学生对预习的课文感兴趣,调动学生预习积极性。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就应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者设置有价值和有吸引力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有求知欲望地展开预习活动。以《赵州桥》这篇课文为例,为了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在上节课结束时笔者是这样设置预习任务的: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桥,你们留心观察过吗?其实课文中也有一座别具一格的桥---《赵州桥》,下节课我们就可以一起去看看。希望同学们自己先预习这篇课文,看一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座桥的,她主要有哪些特点,下节课老师想听听大家对这座桥的看法。通过这样的预习引导,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走入课文,预习也会更有针对性。
      2.方法指导,养成习惯 
      教给学生预习方法,需要我们教师先将预习环节带入课堂,指导学生上好预习课,而后学生才懂得自主预习从何入手。所以,在一开始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的时候,我们重点应该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是要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因此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阅读,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及多音字,然后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弄懂难理解的字词,为进一步学习扫除文字上的障碍。 
      二是指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有些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很远,学生很难与作者达成感情上的共鸣。这时就需要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今是信息百花齐放的时代,孩子获得资料的渠道是多元的,鼓励孩子利用多元方式搜集资料,无形中增强了孩子应用语文的能力。  

    三是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感知大意。这时可从课题入手,从中发现信息,了解文章主题。学生在前面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预习后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可重点抓住文章开头、结尾、重点段落、重点语句,从中有所发现。 
      四是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解疑质疑。对预习非常有帮助的一项内容就是课后习题和课前导学。我们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教会学生从课前导学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引导学生从课后问题或者阅读要求上来解读文本。比如自己在预习时先思考课后的问题。以《猫》这篇课文为例,可以让学生先看看课后习题2: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动手圈一圈、画一画,找出文章中表达作者非常喜欢那只猫的句子。再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课后习题:“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立志读书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在预习的时候可能没办法完全解读出真正原因,那么我们就需要指导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和有疑问的句子进行重点标注,比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注释。如此一来,学生通过预习知道哪些地方自己还不懂,课堂上需要认真听讲。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了。 
      3.评价落实,巩固预习 
      小学生自控能力和自觉性都还比较差,如果我们仅仅强调了预习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预习,但是却不检查学生是否完成预习任务,那么预习只会流于形式,学生也会在预习中“偷懒”,随便应付。所以,每一次预习后,课堂教学前,我们都应该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或者自主预习了,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不良习惯,做到“掷地有声”,落实到位。具体检查方法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是提问检查,针对预习设置的问题,进行随机抽查,看看学生是否有认真预习;二是同桌互相检查,比如生字词,是否注释好拼音、组词和抄写;不理解的词句是否有在课本中做好标注出来;三是小组交流汇报,比如对于概括文章内容大意,可以让学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当然,除了采取一定形式进行预习检测之外,我们也要及时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比如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实行累积得分制度,每一次预习做得好的同学可以得3分,最先累积得100分的同学给予物质奖励和表扬,以此激励学生自主预习。

    小结 
      古人曾说过,学贵有疑,只有带着疑问走进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才是生动的课堂,才是学生们渴望的课堂。而疑问来自于何处呢?就来自于学生预习时的自我发现,很多学生在预习时都可能产生困惑,这种困惑就是质疑,带着这种疑问,学生听课的效率会更高,求知的欲望会更强。作为新时期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指导学生有效开展预习活动,让预习为激活课堂奠基。磨好预习这把“刀”,才会在课堂上“砍”出智慧。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做好语文课前预习[J].郭金.中国校外教育.2015(15)

    [2]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策略[J].牟天智.发展.2016(05)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