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小学音乐“‘双主’活版块”欣赏课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双主’活版块”欣赏课教学模式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高元元

     

    关键词:

    1、“双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主线

    2、“活版块”——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将一堂课设计成“感受与鉴赏 “表现 “创造 “音乐与相关文化等不同数量的版块

    说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

    而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就是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一、理论依据

    1、从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看,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单纯的听就显得单调、平淡,难以凑效。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器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内容,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

    2、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关系的反应,它对人们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作用,具有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中的障碍的作用。

    3、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就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作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感和丰富的情感,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此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二、功能目标:

    1、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

    3、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在愉快的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为终身爱好音乐、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三、结构程序:

    该模式的一般程序为:激情导入  营造氛围------聆听主题  初步感受------反复倾听  要素引领------分段听赏  分析乐曲-----聆听全曲  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扩展视野

    (一)激情导入  营造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巧妙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导入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如: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故事、诗歌、美丽而富情感色彩的图画、幻灯、录像等。

    (二)聆听主题  初步感受

    每首乐曲或歌曲都有它的主题,乐曲的主题是音乐的精华,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美的主题常使学生终生难忘。聆听一首作品首先要抓住它的主题,通过对主题的熟悉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如果开始先完整的听赏全曲,短小的作品学生还能够集中注意力,稍大一点的作品,时间稍微长一点,课堂要么死气沉沉,要么人声鼎沸。所以,首先应该先聆听主题,抓住学生的心。

    (三)反复倾听  要素引领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倾听是欣赏音乐的的主要方式。欣赏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通过反复聆听作品的主题,使学生深入地体验音乐的情感,认识作品的音乐形象及主要的表现手段,为理解作品打下基础。要感受就离不开听音乐,只有听多了,才有感受,感受到了之后才能去鉴赏,去领会,去提高,去融会贯通,才能把自己的所听、所想、所悟适度的表现出来

    (四)分段听赏  分析乐曲

    学生把握了主题旋律之后,接着进行分段听赏。通过分段听赏,教师引导,使学生对音乐作品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结构、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作品之美的本质。

    (五)聆听全曲  情感升华

    对于较小的音乐作品可完整充分地聆听全曲,对于较大的音乐作品完整听赏一遍时间可能不够,教师可根据情况只聆听音乐主题。通过进一步聆听,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通过进一步的感受与鉴赏,丰富学生情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受,用深入感人的表现和富有魅力的表演来诠释音乐作品,理解作品的情感及真正内涵,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六)拓展延伸  扩展视野

    新课程倡导“综合”的理念,“综合”表现在三个层次上: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如感受、体验、表现、鉴赏与相关音乐文化相联系等的综合;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如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美术、建筑、影视等的综合的联系;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如音乐与文学、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的综合。我们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除了向第二课堂延伸外,还要借鉴和吸取其他学科对音乐欣赏的作用,同时把音乐欣赏中的东西渗透到其他学科,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评价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