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缘月明情,借月析理 ——《赤壁赋》课堂实录
缘月明情,借月析理 ——《赤壁赋》课堂实录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 马奋虎

     

     石河子第一中学    马奋虎      
     
    一、名家智语导入:
    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一道电光射向黄州,千古杰作《赤壁赋》已经奏响。今天,我们借“明月”之光华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打出第二张幻灯片:教学目标。)
    二、整体感知:
    师:第一课时我们已经疏通了字词,指导大家初步诵读了课文。现在我们推荐五位同学诵读课文,每读完一段跟前的同学就站起来点评。其他同学及时勾画出与“月”相关的诗句。
    (学生朗读,提笔勾画,教师巡视完成情况,大约3分钟。)
    师:现在我们请同学勾画出写月的句子。
      (教师点名举手的学生,按行文顺序勾画列举如下,并让找到的学生读一下诗句,简单点评学生读的情况。)
    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5、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6、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7、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8、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师:同学们,赋文写月的诗句有九处,还有两处是写月的句子在段首和短尾,找到的举手示意。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9、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师:请大家核对一下自己勾画出的句子,并标明序号。幻灯片展示。
     三、情感把握 :
    师:同学们思考第一处写月要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生1:记叙作者在月圆之夜主客夜游古迹赤壁。(,强调“望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第一章:是月下思美人的文章。(打出第三张幻灯片)
       原文:                     译文:
     月出皎兮,             月儿东升亮皎皎,
     佼人僚兮,             月下美人更俊俏,
     舒窈纠兮,             体态苗条姗姗来,
     劳心悄兮。             惹人相思我心焦。
    请问这个美人还象征什么?
    生: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第17个注释。)
    师:第三处写月,我用“情月呼出”四字概括,大家思考一下我概括的依据?(请一同学读第一段前三句)
    生:结合前面化用《月出》章和“少焉”以及“徘徊”可看出含情脉脉的月是被召唤出的。
    师:同学们,前三处借月记叙、写景,如果让你在“景”前面加一个字概括你感知到的景物特点,你用哪个字?
    生:、美景、喜景、乐景、哀景......(学生抢答)
    现在让我们带着舒缓,柔和的语气齐诵第一段。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月这个意象载体感悟作者内心情感,即“缘月明情”。能不能用第二段的一个词概括作者此时的心情?
    生:乐甚,学生齐答。
    师:有人觉得这个乐甚是要加个双引号的,请大家结合第一段写月的三个句子和第二段写月的两个句子,感悟作者的情感到底是乐还是悲?(请同学再读这五处写月的句子,打出幻灯片,让学生读前四处写月的诗句。)
    师:打出第四章幻灯片——乌台诗案。从“酒”、“美人”、“一苇和万顷反衬作用”“羽化登仙”、洞箫声等处总结发言。(板书:悲)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为什么要引用曹孟德的诗句?现在我们请第一、二两排的同学齐读第三段。其他同学思考“客”引用曹操诗的目的。
    生1:用反问句借写月诗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生2:借哀景衬悲情,感叹自己不被“美人”赏识的现实人生。为议论作铺垫。
    生3:这是物是人非,人生苦短的慨叹。
    师:“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能不能实现呢?用原文作答。
    不可能,因为后面接着说道“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师:此时客明显很消极,悲观。那么苏子为什么要以“江月”为切入点去劝慰客呢?
    请同学们自由郎读第六处和第七处写月的句子,读完分组讨论苏子为何要拾取眼前的江水和明月劝慰客?(学生分组讨论,3分钟)
    生1:因为客羡慕江水无穷,希望怀抱明月长存。
    ......
    生:因为水月是永恒的,人生是短暂的。
    师:这苏子很睿智啊,同学们。既然客伤心是因为赤壁下的明月江水而不得解脱,我便从赤壁的水与月说起,如果能告诉“客”水月也不是永恒的或者人生也是永恒的。这样客的忧愁也就烟消云散了,说理也就更有说服力了。现在我们通过幻灯片来了解一下“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幻灯片展示)
    师:原文那一句点出了人生的永恒?
    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师:也就是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待的 (板书:不变 )
    师:在我们人身上还有哪些东西是永恒的呢?
    (点拨: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生:精神、品质、爱......
    小结:
    第一部分让学生齐读幻灯片内容。
    第二部分教师读。内容如下:
    有人说: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而我要说,是苏轼成全了后来的万千文人志士,他的人格魅力永远熠熠生辉!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