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刘颖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中心小学校    刘颖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新的课程理念可以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必要性 
    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而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意味着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品质,而科学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以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这三个基本维度之上的。所谓变革学习方式,就是要大力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 
    二、如何变革学习方式
    探究式:这种教学方式的特征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或者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它适用于大量的学科性的课堂教学。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
    2)要确定恰当的供学生探究的问题。
    3)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忌主观地将学生的探究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势。
    除此之外我还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体验式实践式,学生演讲式等等方式教学。以上几种方式,共同的特征是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即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历练、主动探究。对教师来说,变讲堂为学堂;对学生来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根据我国现行班级制的课堂特点,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前提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多少年的教学改革,都在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认为 教师教师行为的转变才能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我要使自己教学行为发生转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观念的转变。要转变角色和行为,前提是转变观念。教师应该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2)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有原来的传授者变成一个演员,一个主持者 ,一个导演。在具体的课堂活动还应该是学生的促进者、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
    (3)行为的转变。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在教学方法上,由单向或双向的信息交流向立体式信息交流转变,要把学生的个体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面的主体信息交流网络。 
    (4)评价方式的转变。在评价学生方面不要再停留在原来那种回顾式.终结式.整结式的评价方式,应该有前瞻性 ,指出学生在今后的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让学生看到前进的道路,发展的空间,看到希望,触发动力。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赞赏的口吻评价学生。罗曼.罗兰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
    (5)全方位的指导向适时指导转变。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与老师的指导关系要处理的好.首先,老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这样可以给学生30分钟的活动思考时间,每个阶段老师讲2-3分钟,学生活动思考7-8分钟,才是真正把学生的位置摆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指导的适时,太早会阻碍学生的自主发现机会,太晚又会使得学生处于无助的状态。
    (6)只研究教材向教材、学生双研究转变。过去备课时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忽视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所以,现在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
    (7)面向个体向全体转变。以往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所以也就只有一些好的学生才能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很少发言的学生,给予他们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在学习中参加探究。
    (8)突出探索,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传统教学的备课把教材作为教师备课的依据,从教学内容、授课顺序、列举实例、练习、作业到最后考试出题都以教材为准,这种“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传统备课方式,必然会导致教学脱离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实际。导致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停留在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把解题当作追求的目标。高中数学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备课时要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要尽量从生活实践中挖掘数学教学资源,依照自己的专业理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和重组,给学生展现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思考和探索。
    (9)注重发散,关注个体选择。新课程理念要求“构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注个体的选择”“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让所有的学生获得必须的教学,更要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所以备课时要洞察学生的心理、情感、意志,根据教学目标构建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作到该放手时就放手。比如数学中经常会有一题多解的时候,这时要放手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来解决。
    总之,教师从各方面进行教学行为的改变才能促使学生学习行为和方法的转变,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的新的教学局面,才能实现新的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新的教学目标才得以实现。课堂教学功能的本位才得以转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