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法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法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朱子亮

     

    山东省博兴县店子镇中学   朱子亮
    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健康和体健康,是指一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于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各异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法,帮助、指导他们克服与消除种种弱点,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一、胆怯心理教育法
    有些学生胆子小,做事怕风险,遇事爱靠后溜边。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表露出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怕难为情、容易紧张的心理状态。教师可采取以下的心理教育方法:
       (1)教学中经常给他们提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解答,以锻炼他们敢说的勇气,有时尽管只需三言两语,对他们来说也是很有心理教育意义的。
    (2)练习时,尽量把他们排在靠前一些,促使他们先做、敢做,锻炼胆量;也可有意让他们多学一些单双杠、支撑跳跃等项目,以培养他们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
    (3)多安排他们参加一些教学比赛。使他们通过参加各种激烈的比赛活动,逐渐克服与消除怕出丑、怕跌痛、怕失败、遇事紧张的心理障碍。
    二、自卑心理教育法
    在体育教学中,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多为体质较弱的学生。他们总觉得自己什么项目都不行,经常表现出为难、沮丧、萎靡等心态,甚至会出现破罐破摔,厌烦体育课的现象。
    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唤起他们的激情,可设计一些既有趣味又能吸引他们参加的教学内容,使他们在活动中能够经常感到有兴趣、心情舒畅、非常快乐。然后,在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相应地降低教材难度,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从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不断地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培养意志力。同时,恰当的安排体育游戏,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有现代气息的休闲体育、娱乐体育、韵律体操与舞蹈等教学内容,以及选择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常给人以愉快、轻松、乐观、和谐的心理感受;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科学化对逐步建立学习信心、培养进取精神有独到的作用。如果每节课每一个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那么这个目标会吸引他们去努力奋斗,不断进取,从而形成积极进取和谐乐观的心态而摆脱自卑。
    三、急噪心理教育法
    在体育课中,我们常会发现一些急性子的学生,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参赛失利以及碰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往往显得非常急噪、爱发脾气,撮手跺脚,摔打东西,情绪波动较大,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
    教师应在指导时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如冷静思考法:当遇到困难及受挫时,首先要学会沉着、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反复思考,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隔沟通法:当与同学发生矛盾及争执时,可先把问题放在那里,间隔一段时间后,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在进行沟通,问题就好解决了;转移自慰法:当碰到不顺心之事时,调整一下聚焦内容,多想想让自己高兴、愉快的事等等。学生通过这些方法的磨练,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容易急噪、冲动的心理弱点得到改善。
    四、嫉妒心理教育法
    爱嫉妒的学生,往往心胸狭窄,喜欢猜疑、贬低别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易紧张,心理时常处于压抑状态。其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有:
    1、积极超越
    要让学生建立起“你行,我也行”的信念,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学习与锻炼上,多分析一下自己存在的不足,并看看别人哪些地方值得学习与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
    2、寻找优势
    引导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同时,要善于发现适宜自己的体育项目,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与优势,各显其能,各有所长,同样会得到同学们的好评与尊重。
    3、培养良好心态
    经常利用一些机会启发、诱导学生学会体谅、理解别人,心胸开阔,不为小事而斤斤计较,保持良好心态。
    五、执拗心理教育法
    大多有执拗心理的学生,往往固执、任性、自负、爱逞强,喜欢坚持己见,不愿主动帮助别人。
    在体育课中,教师不可简单采用强制的手段,这样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进而导致逆反心理。教师应在平时经常与这些学生接触、沟通,了解和熟悉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建立起融洽的师生情感;在根据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采取相宜方法,以改善与填补他们心理中的缺欠部分。例如可安排他们到较强的学练组,使他们通过练习发现和改进自己的短处;也可让他们在指导过程中,逐渐发觉采用一种固执的方法是不行的,需因人而异、方法多样才有效,以培养他们乐于助人,遇事机智灵敏等心理品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的培养,使他们能够积极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他人或集体的帮助,增强群体竞争能力。
    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健康,体质差,运动技能差,那么最受影响的可能是其本人和家庭,是个体影响。一个人,如果心理不健康,那么受影响的、甚至受危害的可能他人或整个社会。在新的体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从教学实际,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生在体育活中的心理状态,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育,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和贯彻实施的。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不断学习充电,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培育体质良好、心态阳光、品德优秀的中学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