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严丽艳

    广西省南宁市秀田小学   严丽艳

    【摘要】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业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小学高年级又是整个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双减的政策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优化作业设计,设计具有实效性的作业,这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分层设计、类型创新”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减负提质,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实效性。

    【关键字】高年级 作业设计 减负提质 策略

    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业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小学高年级又是整个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双减的政策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优化作业设计,设计具有实效性的作业,这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分层设计、类型创新”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减负提质,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实效性。

    我们认识到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是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过渡时期,抽象能力进一步加强,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多元智能学习理论证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类型和学习习惯。所以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而不是千人一面,根据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类型和语文学科的特点,给每个学生创造自主选择、思考的机会和表现成功的机会。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树立正确的作业观,认识到作业设计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及它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该认真研究学情,应努力实现课内作业设计与课外实践作业设计的融合,学科之间的整合,设计集功能性、趣味性和开放性于一体的作业,让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所以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实效性的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全面有个性地发展,促进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语文越来越重视作业设计实效性策略的研究。

    究其原因,然而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传统、枯燥的作业已经制约了高年级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业设计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学生对作业的书写缺乏兴趣,疲于应付,这种类型的作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长此下去,肯定会对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不利的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优化作业的设计的主体意识不强,作业缺乏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

    一部分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对作业的时间、作业的数量、作业的难度把控不到位。作业设计往往以教科书和教辅资料为主要来源,没有根据课程标准、学科性质、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进行设计。这样容易造成作业“一刀切”的现象,作业题型固定单一,实践型、探究型和趣味创新型的作业较少。这种作业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巩固知识的作用,但是学生长期被动接受这种单纯枯燥的作业,会把作业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从而失去写作业的兴趣和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作业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

    (二)、学生对作业功能认识不到位,自主学习能力差

    随着年龄的成长和心理的发展,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做事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做事不再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但是他们自觉性品质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完成作业的主动性仍然很低,加上处于青春叛逆前期,很多学生对作业有抵触心理,把作业当成了负担。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完成作业的态度不认真、书写潦草,作业拖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退缩,所以大多数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不高,作业质量也很差。学生的这种完成作业的态度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反过来,也影响教师设计作业的积极性。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研究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实效性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家长没有形成正确的作业观,重结果轻过程

    家长对作业的功能认识不到位,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大多数家长只认识到作业在巩固学生知识方面的作用,轻视作业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态度养成方面的作用。在辅导作业的时候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积极正向的评价。

    还有一部分家长只重视书面作业,不重视实践型的作业,对实践型作业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所以在辅导作业的时候只督促孩子完成书面型作业,不完成实践型作业。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优化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教师作为作业设计的主体,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家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适度介入,只有这三者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才能使作业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和最优化。

    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语文课标的要求和作业设计的原则,提出以下有效策略:

    (一)、学校强化作业设计管理制度,多策并举,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学校的管理层面负责对上级作业管理制度和基本思想与操作方法的执行,学校的作业管理水平决定着教师作业设计的品质、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发展及学校作业实施的效果。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学校要强化作业管理制度,对教师的作业设计起规范、管理、监督、评价和培训的作用。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要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监督和评价的机制。从制度上规范教师的作业设计行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在作业管理的过程中要关注教师作业设计的质量、内容和类型、作业的时间、作业评价、批改是否及时、学生订正情况等,并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形成一套规范的作业管理体系。其次,学校可以通过集体研讨活动,鼓励教师提出自己在作业设计中的困惑与难题,让有经验的教师对作业设计能力较弱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传、帮、带”和“头脑风暴”等形式提高全体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最后,学校可以搭建平台,鼓励教师提高作业设计意识,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作业设计;进行学生个案研究,让作业设计更好地为学生能力发展服务;鼓励教师不断反思、撰写论文,总结科学的作业设计方法和策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教师树立正确的作业观,积极探究有效的作业设计策略

    教师是语文作业的主要设计者,所以教师的站位应该更高,不仅仅看到语文作业对知识巩固和夯实基础的作用,更应该意识到语文作业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对语文教材和学科整合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围绕高学段教学目标,基于学情,设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分层作业。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让每个孩子的学习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掘。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和时间,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以此,为学习者的终生发展提供了基石。

    (三)、家校联动,多元评价,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和点拨,而不做强势的“介入者”和放任自流的“缺位者”。在日常的交流中,教师和家长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在作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利用有趣的故事和名人传记、换位思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从而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多元评价很重要,其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的作业质量和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两个评价中,学校、教师和家长要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完成作业过程的评价,比如完成作业的情感态度、完成作业的时间、书写的质量等方面,评价的方式要丰富而有针对性。评价语言要真诚,要重点评价学生的优点,比如:“你今天完成作业的时间比昨天缩短了五分钟”、“你写作业时专注的样子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这个‘锅’字写得真棒!”,这些发自内心而有针对性的评价既可以让学生对写作业更有兴趣,也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一天天的进步,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老师和家长这种恰当的激励、反馈和引导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完成作业的质量,从而带动整体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语文教师有意识的优化自己的作业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立足于学情,在备课时系统、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布置数量适当,内容有特色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语文作业不光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知识迁移、总结归纳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才能提高作业设计的实效性。

    (一)、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作业设计分层化

    分层作业的原则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家庭因素、身体状况、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和意志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搞“一刀切”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学习类型设计难易适中、统筹兼顾时间和数量、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力都有所发展的作业,才能凸显作业设计的实效性。

    比如在对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设计了基础题必做题、能力提升题和拓展挑战题。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别完成查阅工具书或者结合注释理解词语和古诗的意思、寻找“诗眼”并鉴赏和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同题型古诗的拓展阅读,通过这三种层次作业的设计,不光调动了学生的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增强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实现了学习能力“质”的飞跃,将课堂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真正做到了“授人与渔”。

    (二)、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相结合,作业类型设计多样化

    经过调查发现,相对于单一类型的作业,学生对趣味型和开放型的作业更感兴趣,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质的作业和实践性作业。例如:在教学上文中提到的《古诗三首》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同题材古诗进行积累和吟诵,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的音律美和意境,让他们在读中理解、感悟、想象和沉淀;同题材古诗比较阅读,这种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学会迁移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以诗化文,引诗入文”的习作策略,将积累的古诗词运用到习作中去,使作文更具有艺术的美感。

    另外,教师可以不断创新作业类型,从书法精品集、优秀作文集、观察日记、绘本设计、诗词大会、课本剧表演等形式,这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性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促进了他们多元智能的发展。

    (三)、倡导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凸显作业设计特色化

    作业设计的最高境界是将作业设计的主体由老师变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主设计作业,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此时,学生才真正体会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内驱力得到了唤醒。在自主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一个重新的审视,查漏补缺,从而夯实自己的薄弱环节。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巨大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深层兴趣。

    教师在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调控和反馈,从而行成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特色作业。

    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与补充,语文教师作业设计的能力和作业设计的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实施,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问题应该得到我们更多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岩.小学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调查研究. 闽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20.

    3】高艳君.论小学语文高年级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新课程2017.

    4】杨静莉.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小学高年级语文分层作业. 教育前沿2019.

    5】王敏丽. 例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 小学时代, 20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