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行走在智慧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上
行走在智慧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上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梁哲

    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梁哲

    本文是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科研课题《智慧课堂“两段七步”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准号:TSGCKT202076)。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教育新时代。未来已来,我们要主动拥抱未来。作为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就要有信息化2.0时代的格局和担当。我校未来十年,将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把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高水平、高品位、信息化、现代化的高中学校”。本文根据我校智慧校园的设计、实践及其效果情况,总结概括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路、实施的重点难点及其破解办法,希望为新技术、新理念的落地实施提供一些借鉴

    一、“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路

    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根据实际需要,以用促建;二是围绕中心,紧密与教育教学融合。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必须对课堂教学结构变革进行深入研究,实施能有效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教学模式”,开发出相关学科丰富的学习资源。

    我校开展“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路首先是从教学信息化改革起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应用,以教科研课题研究为抓手,积极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想方设法推进“智慧教育”落地到课堂教学中;其次是逐步推进德育工作智慧化、校园安保智能化、食堂食品安全智能共治、后勤服务智能化和行政管理智能化的改革建设校内互联、互通、共享的“智慧校园”。

    二、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智慧校园生态

    首先我们制定了两个《信息化改革三年行动规划》,计划用六年左右时间建成功能完善和生态比较健全的“智慧校园”,实现校内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与互通、互用。与此同时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理论和应用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整合优化和线上线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打造了校园管服一体化智能系统。通过“一卡通”智能平台,运用移动通信、红外扫描、互联网WEBAPP技术,将校园安全管理、家长银行卡与校园卡转款充值管理、校园消费管理、家校互动管理、学生进出校管理、学生就寝管理、学生考勤管理、外来人员管理、水电控管理、云图书馆、云阅览室和教职工管理和综合评价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学校管理平台。

    三是构建智慧课堂形态。开设手机(或平板)课堂、线上课堂、直播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智慧课堂,能更好地落实我们一直提倡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以教促学”这些教学原则、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落实“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四是建设信息化教学研究团队,致力于智慧教育实践研究。智慧教育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开展智慧教育实践,实现人、机器、网络的融合融通。我校通过建设信息化教学名师工作室,培养来自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通过他们在开创智慧教育新局面的同时,带领其他教师实践探索智慧教育,起领头羊作用。

    、构建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教学新样态

    我校的校本化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材施教”、“能者为师,协同成长”,“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可以概括为:“一模式,两样态,N形式”。

    “一模式”就是“两段三环六步”教学操作程式。两段就是课外和课内,三环就是课前、课中和课末,六步就是第一段课外的“课前预习”,就是要求学生自主预习与建构,学生按照三个步骤自学自测,步骤一是自学,研读教材,消化教材;步骤二是自测,完成学习任务单;步骤三是结疑,记录疑惑和问题或者准备分享的课外学习成果。第二段是课内的“课堂教与学”,就是课中的师生协作学习,按两个步骤开展,步骤四是评判,检测和评价课外学习结果;步骤五是分享,释疑,分享学习经验、成果;最后是课末步骤六,就是学生梳理已学内容,形成自我知识结构,教师给学生布置下一课的学习任务清单和预习要求。

    “两个样态”。一是无信息技术支撑的翻转课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纸质“学习任务清单”,借助教材、教辅等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二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教学,在“两段三环六步”教学操作程式统一要求下,开展“移动终端课堂”教学,实现让学生“线上线下都能学”的信息化教学新样式,课堂教学结构就是上述的教学“一模式”

    N形式”。就是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科内容特点、个人经验和学生实际,对“两段三环六步”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或增或减的调整,同时,教师也可以从无信息技术支撑的翻转课堂和基于信息化的智慧课堂两种教学样态中,选择能够发挥教师个人特长风格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

    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

    应用“翻转课堂”的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智慧课堂教学,这一改革,实现了教学方式根本性的转变:

    一是改变了教师的备课和资源分发方式。教师对学情了解更全面、精准,根据学情诊断而调整教学方案的“二度备课”更有针对性和高质量,推送和配发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学生自主预习,同时,线上线下收集师生的教与学的情况和数据,能够精准了解学情,实施更加精准的教与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也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受到学生的喜欢

    二是改变了课室的布局和学生的学习管理。教室布局采用围座式学习小组,有利于研讨和探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机会更多,搭建了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互动与分享的平台;落实了学生个性化预习与辅导方式,满足了学生不受时空限制而随时学、随地学的学习需求。

    五、智慧校园建设和智慧教育实践取得的成效

    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和努力,我校在智慧校园建设和智慧教育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其对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是大家公认的。主要亮点有:

    一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时空和素养越来越宽广。新的学习方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时空,培育起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新的课堂结构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高考成绩显著提高,多次被评为湛江市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提升越来越明显。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行为明显改进;教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教研成果更加丰硕;教师科研意识不断增强,校园教研氛围浓厚。近五年,我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课例20多个获得中央和省电教馆的一、二等奖,课题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并获得省、市较好名次。

    三是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呈现良好局面。2015年以来,我校先后被评为中国信息化教学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首批)、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教师团队培育项目学校,学校的“信息化名校”影响力逐渐扩大,相关实践经验被人民日报“人民网”和南方日报“南方网”报道转载

    诚然,建设智慧校园,提升现代化办学水平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事情。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建设智慧校园,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与创新,让课堂教学更智慧,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一直在路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