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聚焦“爱学” 培养能力
聚焦“爱学” 培养能力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张月昕

    —— 记一堂对折剪纸综合实践课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激发兴趣、课堂提质,是让“双减”“爱学”落地的最优解。

    一、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落实课程的一个最主要的常数。此外,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首先要把课堂教学搞好,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爱学”的兴趣,如何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教师,我始终坚信爱与课堂同在,爱与思考同在,用“爱学课堂”的教育理念,一定能在每个孩子心头培植起执着的美好信念。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本学期,班里的热心妈妈到校进行家长讲坛,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堂丰富多彩的剪纸盛宴。借着学生热爱剪纸的东风,我又执教了《对折剪纸》这堂课,有收获、有不足,以下进行了有序梳理。我从以下四方面来谈谈本节课的实施及体会。

    (一)确定理念,在环节教学中落实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先知道什么是对称,对称的特点是什么,以及感受对称图形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感受。由此知道并能寻找出在自己的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课堂伊始,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思维开始活跃起来:飞鸟、游鱼、动物、昆虫,自然中各种植物、爸爸的眼镜、家里的摆件、教室里的窗户等等都能找到“对称”的影子......

    这时我立正站好,指着自己的头部、身体问道:同学们,你们快看我,你发现我的脸部五官左右两边有什么特点,身体四肢又怎样,你有什么发现?这时大家争着说,两只眼睛、两条眉毛、一个嘴巴、两个耳朵、两只胳膊、两只手、两条腿、两只脚。在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声中,我继续推思质疑:那你看看我们的身体如果在中间竖着有一条中线的话,我一边说一边挥手示范,身体的左右两边怎样,是一种什么状态的结构?这时学生们大声说身体左右两边是对称的,在我的引导下,细心的同学们很快说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对称。

    师生交流中使学生了解到,人类衣食住行时时处处都能显现出对称状态的美,并感受到对称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既有静态的对称美,也有动态的对称美,甚至有时还有静动结合的对称美。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对称图形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视觉美感,接下来就看看谁设计、制作的作品更生动。

    (二)有备而来,突破重难点,有的放矢

    刚上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且平时用剪刀的机会很少,所以本课“对折剪纸”学起来在掌握程度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大家在动手操作水平上有高有低,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在以下三方面做了设想并做好了课堂上对学生关注度的准备:首先,二年级学生对剪刀的使用是否都会使用,用的熟练程度怎样;其次,会不会沿线剪图形,手的灵活度怎样;最后,剪完图形会不会粘贴,能否把图形的边角都贴平整,胶棒涂抹的方法是否会,并保持画面干净。剪贴画,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训练:一个是剪纸的能力,一个是粘贴的能力,会剪不会贴不妥,会贴不会剪也不当。在综合实践课上,这对学生掌握技能来说,是一个熟能生巧、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需两者有效结合方能较好的完成一幅剪贴画作品。这就需要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动手实操时做到心手合一、集中注意力,在提高动手动脑能力训练的同时,感受到创作学习的快乐过程。热情且投入!    

    回到本初,无论行为规范的制定,习惯的养成,还是学生自我情绪的管理,用具的准备,课堂的听讲,无一不突显着兴趣给学生带来的喜悦果实以及自律给孩子们带来的体验与快乐。

    (三)重在理解,关注知识方法的掌握,敢于突破

    1、在观察中发现、理解

    虽然大家动手操作水平有高有低,好处是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参与综实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有兴趣在就不担心学不会方法,学会方法,思维活跃,开动双手自由发挥,作品完成的出色那自然是不在话下。

    2、在观察中理解、体会

    孩子们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和驱动力,自我情绪的约束性和管理就相对偏高。能够做到精力集中,用心听讲,专注的投入课堂学习,自然就有了对知识技法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以及后面的作品表现力。

    3、合理利用多媒体,丰富作品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深深体会到,教师要上好一节课,仅仅依靠手里的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环节中适当利用媒体教学资源,结合实际情况,更顺应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从他们喜欢、熟悉的身边事物景物出发,选择一些轻松活泼的又有些创意的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能够使学生更清晰更直观地观察、理解、体会、解决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这种知识与技能的层层递进,易于接受,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适用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添加组合这个环节中,动态图的演示步骤,也成为了本节课解决学生学习难点的一个小亮点。

    三、结论与思考

    本课教学,本着从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出发,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首先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即学了以后不思考、不思维,学习是茫然的,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教师不应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的兴趣真正被激发,思维真正得到发展。当前无论是提倡学生参与式教学或是探究性学习,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爱学”兴趣并能做到勤于思考、学会思考、发展思维。
        此外,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同时需要克服一些误区。自主学习不是个人学习,而是自主的合作学习,形成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学习共同体;不是将教师的主张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在思考中慢慢探索。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有多重要》

    [2] 《胡卫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