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立足“汉润”文化,凝心聚力促发展
立足“汉润”文化,凝心聚力促发展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张洪


    ——谈陶家镇中学“汉润”特色文化发展

    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中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德馨文昌,汉润陶中。1957年,九龙坡区陶家镇建成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中学(下称“陶家中学”)。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学校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自创办以来,陶家中学立足陶家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不断探索发展,凝练出“德馨文昌·汉润陶中”的办学核心理念,遵循“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办学思想,培育“艺韵体魂·品位人生”的校园主题文化,走出了一条“汉润”特色发展之路。

    一、坚持初心,照亮求学之路

    简陋的操场、斑驳的桌椅、老旧的教学楼……这是29年前,刚到岗的廖顺荣对陶家中学的第一印象。面对艰苦的教学环境和高强度的教学压力,廖顺荣这个从城里来的年轻教师没有被吓到,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骨子里不服输韧劲让她坚守了下来。她常说:“既然选择了,就不能轻易放弃,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好,这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我也这样教育孩子们。”从教以来,廖顺荣多次担任班主任工作,她以校为家,爱生如子,29年里,她有几次机会可以离开陶家中学,但是她都选择了放弃,坚定地扎根在这所乡村校园里。

    在陶家中学,廖顺荣老师的故事并非个例。踏实肯干、默默付出是陶家中学老教师的标签,敢想敢做、不怕困难则是年轻教师的座右铭。36岁的卢玲巧是年轻教师的代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作为年轻教师的卢玲巧从来不乏学习和创新的勇气。教学上,她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增强教学能力,积极参加教学大赛,钻研科研,演讲、朗诵、写作样样都是一把好手。卢玲巧的办公桌上,一沓厚厚的荣誉证书是对她工作能力的肯定和认可。她曾获重庆市2021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荣获一等奖、九龙坡区首届“行知杯”优质课竞赛初中物理一等奖、重庆市2020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教学设计类特等奖、重庆市2020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教学课件类特等奖等大大小小奖项数十项,这对于一个乡村教师来说十分不易。

    这些教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扎根学校,扎根乡村教育事业,为学校和学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目前陶家中学在校师生428人,教职工37人。其中在职在编教师28人,区级骨干教师1名,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2名,支教老师1名。

    耐得住寂寞和清贫,守得住艰苦和困难。在陶家中学,无论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是乡村孩子们的学习“引路人”和身心“护航者”,他们滋润着乡村教育的沃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二、坚守传统,发展“汉润”文化

    不深入了解陶家中学,很难把这所学校与传统乡村学校联系起来。与其说这是一座普通中学,不如说这是坐落在陶家镇上的“文化符号”。陶家镇陶家街上,敦重厚实的校门立柱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大气庄严的门体古朴又不失时尚,栅栏上雕刻的古文经典为整座校园镌刻上了一层古色古香的书卷气。“汉润”文化特色文化墙、走廊、舞台……校内布局典雅,风格独特,文化气息浓郁。一墙一檐,叙说着传统文化的内在底蕴,一步一景,展现出东方特有的意境之美。这一切主要得益于学校打造的“汉润”特色校园文化。

    近年来,陶家镇提出“田园都市·汉韵陶家”发展目标,积极打造汉韵文化以助力乡村振兴,陶家中学作为当地的重要文化场所,肩负着传承传统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历史责任。学校将“汉润”定为校园文化,围绕明礼、善思、习雅的育人目标,培养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学生,搭建“汉润”特色课程体系,于2016年开始展开实践探索。在区教委和陶家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学校着手建设特色校容校貌,建成“汉润”文化特色文化墙等系列硬件设施,营造浓厚的“汉润”校园特色。

    三、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学校将“汉润”课程体系和国家课程体系有机整合,把学科核心素养和汉润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构建人文素养课程、科学素养课程、体育素养课程、艺术类课程,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每年,学校还定期举办汉服展示活动、汉润礼仪宣传活动、汉润主题歌手赛、书法作品赛等活动,展示“汉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劳动教育,在乡村学校发展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紧挨农村的校情实际,去年,在九龙坡区教委和陶家镇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陶家中学创建劳动教育特色基地,以基地为载体,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水平,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陶家中学劳动实践基地分蔬菜区和花卉区,按季节开展种植活动,各班划片经营,学生定期播种、除草,施肥、浇水,每期学生劳动实践的内容和时间均有规划。

    劳动教育的目的并非仅限于劳动,而是实现实践育人。在开展劳动活动的基础上,陶家中学大力开发劳动课校本教材,满足学生劳动教育实践需要。如语文课让学生到基地观察、了解大自然,写日记记录感想;数学课让学生去丈量,去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地将部分蔬菜拿到市场上出售,体验从采集、叫卖、出售、结账等一系列过程;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去识别植物,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以劳动基地为依托,陶家中学让劳动教学“活”起来。

    苍苍古树见证了陶中的岁月变迁和陶中人的奋力拼搏和锐意进取。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陶家中学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区办学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区文明单位、区绿色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区安全综合治理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百年树人,教育为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陶家中学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积蓄走向未来的力量,砥砺奋进,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为实现做同类乡村中学领跑者目标不懈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