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教学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 孟庆宝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第八小学     孟庆宝
     
    内容摘要: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课探究的质量,才能真正落实“以探究为核心”,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习惯于探索,在活动中发现,在应用中拓展,在探索中学习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
     合作探究  探究实验 探究活动
     一、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
      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获。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材料”单元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各类研究材料,同样也应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
     二、亲历探究过程, 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收集探究信息    
    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是实施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这些探究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乐于实践,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学习方法。教师要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收集第一手资料,教会他们观察、测量、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帮助。例如,在引导学生做“水有浮力”的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实验探究。在学生验证“下沉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时,可以提示学生用橡皮筋提起不同的物体,观察放入水中后长度的变化,并随时测量、记录皮筋的长度变化,学会用比较的方法验证科学假想,归纳科学结论。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
    、合理安排教材,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7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
    《灯泡亮了》,探究的内容也很简单:学生通过联接电路使小电珠发光。这一点,学生平时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怎样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呢?上课的老师通过改变实验器材来增加这一探究的难度:增加原探究活动所需的器材,在实验器材中加入不通电的导线、没有电的电池、损坏的电珠、需要较高电压的电珠等。学生在使用这些器材后产生了许多问题与发现:为什么有的电池不能用?联接时有一处器材中断就不能使小电珠发光;可以使两个小电珠同时发光……增加的实验器材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加大了这一探究的难度,提高了本课科学探究的质量。也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四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增加实验的探究性
          有人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在学习中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减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机会。若换一个角度把那些适合探索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由实验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承担者,在探究中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构思,去实施自己的实验。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学生探究后都有许多话要说。而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样就激起了许多“矛盾”,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进一步研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重视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探究。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这样处理,如: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一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秘密等。另外,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每位教学工作者的心。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学科学教学始终离不开科学实验活动,离不开学生的动手实践,只有借助于科学实验活动,学生才会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到科学学习过程中,也才会在科学实验中主动观察、认真分析、实验论证、才会积极质疑,也才会在质疑中寻求、探究科学实验的好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培养科学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继续深入学习以及人生之旅注入创造的无限活力。
    参考书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2、《透视科学探究性学习》 罗星凯
    3、《探究性学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