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11月上 作者:吴新颖

    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吴新颖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与小学相互衔接,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园合作能够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联系结合起来,互相进行补充和延续,在教育目标和行为上达成一致,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相互延续和借鉴,共同帮助幼儿在心理、习惯、认知、技能等方面做好进入小学的准备。本文探讨了目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家园共育   促进  幼小衔接

    通过对于开园以来幼小衔接活动的整理,以及分别采访了小中大班的教师,对于目前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结合家长调查问卷结果,对于幼小衔接活动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

    ()幼小衔接知识准备

    知识准备通常是过渡时期家长比较关心的内容,因为孩子的知识储备具有较强的外显性,家长可以比较直观的判断孩子目前的发展水平,所以有的家长在自豪的同时,也有的家长开始担心。对班主任的访谈显示,大部分的家长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经常与老师谈论孩子的知识储备情况,特别是到了大班阶段。在幼儿的知识准备方面,幼儿园始终遵循放松渐进的原则,包括简单的书写和绘画练习,以及融入日常生活和各种游戏的加减法运算。

    ()幼小衔接能力准备

    小学新生主要在社交适应、阅读写作和数学技能这三个方面面临适应问题,教师通过倾听、对话和以身作则来与孩子进行互动,激发并引导他们进步和成长。他们将社交适应,阅读写作和数学技能的关键元素贯穿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协助孩子们做好上学准备。

    ()幼小衔接习惯准备

    习惯准备是幼儿园和家长都非常重视的一个板块,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作息习惯、卫生习惯等。小班家长都比较重视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而大班更加注重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通过访谈,家长在幼小衔接期间最常和老师谈及孩子的习惯与能力。幼儿园在实践过程中,从小班开始就会进行习惯的培养,整个幼儿园每个假期都会进行分级部的习惯打卡活动,同时在整个学期过程中,会开展自理能力大赛等特色活动,对于作息习惯等方面,则主要依靠家长配合。

    ()幼小衔接心理准备

    大班的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开始漫长的学习之旅,但有的孩子心里却有莫名的矛盾和烦恼,有的高兴兴奋,有的紧张焦虑。针对心理准备我们开展了很多主题活动,还有集体教学,比如"我心目中的小学""我所见过的小学""去小学我的心情"等等,通常让幼儿画下来,然后老师进行记录,很多大班的主题墙上贴了幼儿的作品,都是关于孩子们心中的小学。同时,大班下学期邀请小学老师来幼儿园讲课已经成为惯例,我们和小学对口合作,邀请毕业班的孩子进入小学实地参观。

    ()幼小衔接的家园合作实践形式

    幼小衔接中以何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同样对幼小衔接的成效产生重要影响,因为这些渠道和方式的适宜性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家长是否有时间参与、是否有能力参与、以及是否愿意参与等。×幼儿园家长参与过的与幼小衔接相关的活动较为丰富幼小衔接主题开展的家园合作活动具体包括家长会、家长讲座、家长开放日、家访、亲子阅读、和以微信、电话、公众号为主的线上平台。

    幼小衔接的家园合作实践策略

    ()家园共育生活习惯培养

    我们会与家长紧密协调,确保所有人对这一点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激励孩子去完成他们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例如:自行更衣、刷牙、整理床铺、自己进餐、保持书包、玩具、书本的干净等。当孩子们回家时,我们希望父母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技能和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让孩子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并且除了自我管理之外,还需要学会为集体做出贡献。

    ()家园共育学习习惯培养

    在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访谈后,我们针对部分家长反馈的孩子入读小学之后经常遗忘家庭作业,需要依赖父母每天向老师或是同学确认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期帮助孩子们培养任务意识。这其中包含诸如口头分享故事或观察户外观察日志记录等活动。同时,我们在课堂上也进行了我是小天气预报员我是每日餐单报告员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同时也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毅力。

    ()家园共育独立性培养

    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他们的学习和适应困难是客观的,家长应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乐趣,培养孩子对失败的接受性。采取合适的观念面对评论与挫折,促进儿童在集体环境中锻炼竞争与和谐共处的本领,让小朋友明白自我成长的事实,正在吸取知识,让他们直接体会到小学生活的优点以及快乐。

    ()家园共育交往能力培养。

    进入小学的幼儿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能否迅速融入新集体,能否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取决于一定的人际关系能力。沟通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环境,融入集体,与同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幼儿园活动中,多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协商、合作等方式以及同伴之间的交往。在幼儿园,通过共同完成一幅画,达到共同作业的要求。让他们共享共同工作的乐趣。谦让、有礼貌、与其他孩子合作玩耍、不与孩子争抢玩具、不大声喧哗等。孩子们在与同伴玩耍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与人商量的乐趣。

    (五)家园共同付出努力,以确保幼小衔接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当新的学期拉开序幕,我们展开了关于家庭引导下的学龄儿童过渡的研讨会,全面普及对学龄儿童过渡的理解,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强调了家庭教育的价值,并向家长们阐述了幼儿园的主职,同时让他们明白如何在家为子女提供合适的帮助和引导。

    3-6岁正是幼儿形成良好人格、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幼小衔接作为其中的重要转折点,直接影响着幼儿一生的发展。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孩子会自己观察,他们会观察学校、老师、父母,甚至周围的环境,自己进行调整。所以,当孩子处于幼小衔接阶段时,只要家长、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和社会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采取正确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就一定能较好地完成这个过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