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问题导学法培育散文阅读思维的实践探究 ————以初中部编版教材中的散文阅读教学为例
问题导学法培育散文阅读思维的实践探究 ————以初中部编版教材中的散文阅读教学为例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11月上 作者:​何开珍

    摘要: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强调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发展学生思维,以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问题导学法是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提出的学习方法,用问题导学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能激活学生思维,增进言语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散文是初中教材中的主导文类,培育学生的散文阅读思维不仅符合各项教学政策的要求,而且能促进教师和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具体的散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散文类型和文体特点,运用问题导学法培育学生的散文阅读思维,以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导学;散文阅读思维;实践探究

    一、问题导学和散文阅读思维的含义

    (一)问题导学

    杜威认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思维的缘由是遇到了某种困惑[1]”,困惑是引起人们思考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问题导学是指将课程与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进行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和尝试研究的教学活动[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本,激活学生思维,增进言语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优化积累,提高素养。孙贞锴在《妙在着一问——让思维动起来的语文问题导学艺术》 一书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发散式”“求异式”“迁移式”“想象式”等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散文阅读思维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强调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做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中,突然灵感顿悟或预言的思维;形象思维是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是人的一种本能思维,是蕴含在具体形象中的某类事物的本质;逻辑思维是将思维内容联结、组织在一起的方式或者形式;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创造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散文阅读思维是以散文阅读为载体,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这五方面的思维能力,并在心智平台发挥导向、规划、调整、优化等作用,提高听说读写活动效益的一种学科思维。

    问题导学培育散文阅读思维的原因

    (一)顺应教育教学政策的要求

    用问题导学法发展学生思维符合教育教学政策要求。“促进思维发展,要坚持教学相长,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要重视情境教学。”这一观点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被明确提出。问题导学不仅是将课程与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让学生以问题为线索进行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和尝试研究的教学活动,更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增进言语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3]

    (二)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发展

    散文是语文教材中的主导文类。从数量上来看,散文在语文教材中的占比较大,篇目最多;从质量上来看,散文是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不仅是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知识、散文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人生阅历的优质资源,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但在真实的散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相关的语文思维知识,未能将语文思维的相关因素融入到散文阅读教学中,师生间未能形成良性的教学互动,导致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育不如人意。用问题导学法发展语文思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根据散文的类型和文体特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帮助学生学会这一类散文的阅读方法,这一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用问题导学法培育散文阅读思维的策略。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和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三类。散文具有“行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等特点,其中 “行散神聚”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取材广泛、写法多样、结构自由,“神聚”主要是指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明确而集中。因此,用问题导学法培育学生散文阅读思维要以散文类别和特点为依据。

    以下内容将以《紫藤萝瀑布》——写景抒情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性叙事散文,《永久的生命》和《我为什么活着》两篇哲理散文为例具体谈谈如何运用问题导学法培育散文阅读思维。

    围绕散文的“形”开展问题导学。

    围绕散文的“形”提出迁移式的问题,可培育学生形象思维。

    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我们可结合生活体验和文章的关键词句去概括景物的特点,让景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例如 :《紫藤萝瀑布》一文,我们可用打开天窗法来解读文本,提问: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标题,根据你对瀑布的了解,谈谈你从题目中能读到紫藤萝怎样的特点?

    学生根据对生活中瀑布的了解,能感知到紫藤萝的繁茂生机,源源不断的特点。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了生活和课文的联系,这一过程能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

    围绕散文的“形”可提出求异式问题,培育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

    在写景散文中,我们还要关注所写“景”的变化,在变化中全面感受它的特点,从而辩证地思考作者对“这一物”所寄托的情感或抒发的志向。

    例如:《紫藤萝瀑布》中我们看到了繁茂有生机的紫藤萝,你从文中还看到了怎样的紫藤萝?这样的紫藤萝是否和繁盛有生机的藤萝矛盾,能否删除?

    同学们可以概括出回忆中藤萝花的凋敝的特点,让我们了解到藤萝花是由衰转盛的过程,花会面临生活的不幸,因为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从而被改种果树。接着由花到人,人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迫害,正经历着“生死迷,手足情”,从而明白了作者的思想,由“形”到“神”,懂得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在花和人的经历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物的特点和人的经历具有相似性,这也是托物言志的手法的特点。通过比较分析过去的花和现在的花,再比较花和人的相似之处,在比较分析中培育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因此,在写景散文中,我们可以围绕散文的“形”,提出迁移式和求异式等问题,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景的特点,景的变化,结合抒情、议论句分析景和作者的联系。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培育学生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

    围绕散文的“神”开展问题导学。

    1.围绕散文的“神”提出求异式问题,可发展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

    回忆性的叙事散文中,往往具有双重视角,文章中有些是现在的视角,有些是回忆的视觉,文章抒发的是作者现在的情感。那么,在阅读文本时,我们常常可以用症候解读法解读文本,找出文章中看似矛盾的情感,在矛盾中去分析回忆性散文往往是双重视角的这一特点。

    例如:在回忆性叙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完文章后,思考你有没有觉得文中看似有些矛盾的地方?本文本来是想表达一种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却有几处用现在的视角来写,你认为是否矛盾?

    ①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②我才知道做学生......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③后来因为要用钱,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学生在解决问题后,理解到本文是属于回忆性叙事散文,文中所叙之事是童年的视角,所抒发的却是现在的情,让我们了解到回忆性散文是叙述回忆的往事,而抒发的却是现在的情感的这一逻辑规律,培育了学生逻辑思维,同时也培育了辩证思维。

    2.我们不仅要注意文本内的对比,还要注意相似文本的分析,在学习哲理散文时,我们往往要对比分析不同文章的异同点,然后多角度去解读某一个道理。

    例如:哲理散文《我为什么活着》和《永久的生命》在表达的主旨上是否一样,请结合文章的关键句谈谈。这两篇文章从活着的态度:乐观积极;活着的目的: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等方面,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体会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发展了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

    围绕散文的“语言”展开问题教学

    围绕散文的“语言”,提出迁移式提问和想象式提问,可培育创造思维。

    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生动优美,能具体地展现“景”的特点。为了对“景”的特点由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可以针对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并适当扩写。这一过程有利于培育创造思维。

    例如:在《紫藤萝瀑布》中仿佛香气也是淡紫色的,你能用同样的手法来写紫藤萝的颜色、形状、情态吗?在文章“他们嚷嚷”你觉得他们是如何嚷嚷的?请运用联想和想象扩写。

    围绕散文的“语言”提出发散式问题,可培育创造思维。

    学生《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们在进行朗读指导教学时,可引导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思考“我在开花,他们在笑”“我在开花,他们嚷嚷”一句中,你觉得哪个字应该重读,为什么?同学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生命的涵义。

    例如:我在开花,体现我对平凡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我在开花,体现一种珍视当下的思想。

    我在开花,体现的勇敢去做,强调勇于实践、蓬勃向上的力量。

    这一过程,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了紫藤萝具有茂盛的生命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会进行创作,培育了创造思维。

    围绕散文的“语言”提出求异式问题,可培育逻辑思维。

    哲理性散文的语言严谨,相对来说抒情性描写性不强,很难勾起学生品味语言的欲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原文的词对文章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白这里散文语言科学严谨的特点。当然,在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教学情境中,各种思维培育的过程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工作者在培育学生学科思维的同时,还要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通过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将一些思辨性的问题引入课堂教学[4],将多元化的观点展示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多视角的去审视问题,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姜文闵,.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孙贞锴.妙在这一问——让思维动起来的语文问题导学艺术[M].西南大学出版社,20208.

    [3]于漪.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J].课程·教材·教法,19946.

    [4]戴礼才.基于问题导学的初中教学课堂模式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436):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