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10月上 作者:孙婷婷

    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小学  孙婷婷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第一学段要求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反馈与补充不可或缺。本文旨在探索设计符合第一学段学生学情的新形态作业,真正实现数学学习的增效减负。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低年级数学;新形态作业

    2021年7月“双减”意见提出“小学低段不布置书面作业,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教育部更是明确禁止小学一、二年级布置书面回家作业,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家长焦虑:孩子不做作业跟不上怎么办?更是有很多一线教师忧心:没有作业如何让检验教学效果呢?因此,探索小学低段数学新形态作业就迫在眉睫,也尤为重要。

    一、低年级数学“新形态”作业的设计原则

    1.学科性: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因此,低年级数学“新形态”作业的设计首先要落实新课标精神,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并联系实际生活,达到既能巩固知识技能,又能促进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落实数学课程目标。

    2.学段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在设计“新形态”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小学低年级学段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的形式要既能呈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又能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方式,让低年级学生能在参与作业的学习活动中,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一直保有好奇心和学习的自信心。

    基于上述对低年级数学和学生特点的分析,笔者尝试从“说、读、做、玩、画”五种形式设计低年级数学“新形态”作业。

    二、低年级数学非书面作业的设计形式

    (一)回家“说一说”

    一节数学课结束,教师布置让孩子回家“说一说”:说本节课的新知识、说思考的过程、说自己的收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驱动了数学与语言思维的发展。

    (1)说新知: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在教学完“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时,请学生根据3+2=5或者3+1=4两道算式编一个生活故事,并说清楚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含义,看谁编的故事多。这个单元是学生学习加法的起始单元,学生在自编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同一个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生活情境,但共同之处都是表示两种物体合起来的意思,这样一来,学生就理解了加法的本质。

    (2)说过程:如何使学生“思维看得见”?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一,要求学生比较“哪块草地最大?在“□”里画“√”(如图)要求学生向同学或家长说清楚自己思考的过程,同学在说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理解“半个+半个是一整个”的数形结合思想。长此以往的训练,学生能有逻辑地思考问题,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使自己的思维看的见。

    image.png


     
    (3)说收获: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完每一个单元后,适时地回顾总结,可以使知识结构化。在总结回顾中构建知识体系。如在一个单元结束后,布置学生回家说一说本单元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在表达中内化数学知识,在思考中深化数学理解,在回顾中构建知识框架。

    (二)回家“读一读”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可以布置学生回家读一读数学绘本,借助数学绘本中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如学生在学习完“认位置”后,学生可以读一本《妈妈去哪儿了》的数学绘本,在书中通过寻找消失的妈妈的故事情节,深化对位置描述的理解。

    (三)回家“做一做”

    低年级的数学学习很多时候要学生动手操作。如在学习对称图形后,布置学生回家折一折纸,在折纸的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魅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思维。

    在学生认识“1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后,布置学生回家量一量,学生在家借助测量工具,在不断的测量过程中感知长度单位,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形成量感,渐渐的学会估测生活中的事物的长度,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再比如苏教版学习加减法运算时,布置学生回家借助小棒摆一摆说明计算过程。学生在摆一摆小棒的过程中,深化对抽象算理的理解。

    (四)回家“玩一玩”

    低年级的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可以进行游戏化教学,作为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游戏。比如设计一盘蕴含加减法的棋局、通过玩扑克牌算加减法、通过玩七巧板培养创造创新思维等等都是很不错的“新形态”作业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时,在新知教学后安排学生回家玩一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用这些立体图形搭建一个学生喜欢的建筑。再比如二年级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回家与父母比赛“对口令”的游戏,乘法口诀的记忆可以更深刻。如此,学生在与家人游戏中也能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又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力。

    (五)回家“画一画”

    在低年级教学中,笔者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很喜爱画画,因此低年级的数学我们教师可以借助画画的方式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学生用画画的形式将感知到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数学规律展现出来。通过画一画的过程,学生的思考方式会逐渐变得多元化,知识内化也更深刻。

    如苏教版一年级在教学“认识11~20各数”时,教师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对11~20各数的理解。学生通过画算珠图、画小棒图、画圆圈图等方式表示出11~20各数,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丰富加深了对11~20各数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再如,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布置学生回家画知识树,学生在画知识树的过程中调动了本单元所有的知识点,将零碎的知识点通过画画的形式整理成一棵系统化结构化的大树,用画画的整理方式,既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又能培养学生的结构单元意识,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思维在生长。

    “双减”背景下,减“量”不减“质”。小学低年级“新形态”作业的探索之路漫漫,需要全体一线教师上下求索。设计有趣、多样的“新形态”数学作业,让数学好玩有趣!

    参考文献

    [1] 王学男,赵江山.“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多维视野和优化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38-4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5-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5-6

    [4] 陈林,陈磊.小学低段数学非书面作业的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年9月15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