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实践样态
浅谈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实践样态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10月上 作者:​孙刘雯

    摘要:围绕教学“主体性”不清、教学偏离生活、忽视核心素养、相互学习不足、课堂气氛不活跃等问题,选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实践为基本方式,探讨情景创设、问题导学、活动体验、多元互动、评价激扬的情景化教学方法,尝试“阅读空间”“表达舞台”“书写园地”“表演剧场”“奇思妙想”等情景化教学实践样态,展现教与学的“情”和“景”,让教与学可见、可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实践样态

    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生“主体性”不清[1]、偏离社会生活[2]、忽视核心素养、相互学习不足[3]、课堂氛围不活跃等问题出发[4-5],以学思共生、能力建构、素质发展为目标,实施体现主动学习本质、聚焦核心素养的情景化教学模式,选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实践为基本方式,探讨尝试“阅读空间”“表达舞台”“书写园地”“表演剧场”“奇思妙想”等情景化教学实践样态,让教与学交互相生,可见、可思。

    一、小学语文教学新要求

    当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创设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和能力指引,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和成长发展需要的实践活动,习得因个人终身生存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生存本领,在教学过程中彰显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与追求[6]。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关注听说读写基础能力、语言构建和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自我创造、灵活运用和参与活动、文化理解和精神传承等方面。

    二、情景化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情景化教学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可以帮助学生启迪思维想象力,提升学生文化综合学习实力。情景化教学从学生出发,让学习融入情景;与生活链接,让学习真实发生;以问题导航,向深度学习前行;以体验为本,在实践中启迪智慧、培育素养、提升能力。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样态,对接社会生活实践,创设支持学生天性与特点的真实学习场域;引入核心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发现与求解、“挑战”与“应急”中生长能力;创设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成就感;构建创生、互动、共享的教学文化,让学生在真实生动、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交互共享、交互共生[7]

    三、情景化教学的实践样态

    (一)问题导学,角色扮演,提高语言构建与思维发展能力

    从学情、课程、特点与需求出发,连接小学生生活经验,以真实问题为教学起点设置问题串并贯穿教学全程,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求解问题、深入思考、形成判断、归纳总结、创意应用等真实的学习体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如,《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可让学生设计小公鸡和小鸭子的道具,扮演成小公鸡和小鸭子,并完成“鸡”和“鸭”对话的舞台表达,推进“奇思妙想”的交互学习效果。

    (二)创设情景,合作探究,提高审美鉴赏与自我创造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画面感,探讨融会贯通的“表演剧场”教学样态。引导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正确认知,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和合作探究的练习机会,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合作协同认知习惯。如,《小英雄雨来》的教学,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烘托小英雄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主题画面,让学生进行沉浸式朗读。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8]

    (三)画面展现,活动体验,提高解决问题与学会实践能力

    情景化教学既要发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意表达素养。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西沙群岛的相关视频、图片,引导学生联想,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用词之巧妙、造句之精美。可布置课后写景作业,推荐优秀习作在“书写园地”展示,发挥评价激扬作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由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画面再现、活动体验的过程中习得语文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参与活动的自信。

    (四)多元互动,学以致用,提高文化理解与精神传承能力

    情景化教学需改变传统教学师生二元关系,探讨民主、开放、积极的多元交互教学方法,创设共同讨论和互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引领学生大声朗读,体会课文的韵味,也可以为朗读配音乐,创造意境,增强互动效果。开展学以致用提升活动,构建多元互动的语文学习场域:打造“阅读空间”,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加深原文理解,诵读释义;创设“表达舞台”,让学生模拟想象画面、还原真实场景、丰富故事情节。如,《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一个小女孩与季羡林先生的对话场景,将小女孩比作小苗,将季羡林先生喻作大树,引导学生快速学习与正确表达,加深学生的文化理解和精神传承[9]

    四、结语

    探讨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实践样态,克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考试分数为中心的牵引式教学弊端,走向关注教学“主体性”问题和培育核心素养的多元互动、合作生长新境界,对学生来说,踊跃参与学习体验,兴趣盎然,语言实践比较充分、思考逐渐走向深刻、表达自信更具个性。对教师而言,积极投身情景化教学实践研究,体验“教与学可见、可思”的愉悦与成功,教学质量和水平会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著;于莉莉译.教育方法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69-175.

    [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4-172.

    [3]杨颜.自主探究角度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9(23):57-58.

    [4]陈俊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J].甘肃教育,2019(24):108.

    [5]田敏.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56.

    [6]相玲.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路径探析[J].求知导刊,2020(48): 14-15.

    [7]巩妍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28):141.

    [8]申联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尝试——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155-156.

    [9]张存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文教资料,2019,(14):36-37.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育红小学


返回顶部